宣传图片一

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工作总结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7-03-15 点击次数:


内容简介: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工作总结

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

工作总结

 

 序言

茶叶,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含有儿茶素、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400多种成分,饮用后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解油腻,解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是石门县的传统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发展茶叶产业,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白云山国有林场位于石门县西北中部,距县城40公里。辖两个农业村,总人口1100人,全场总面积3.2万亩,最高海拔925米,植被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92%。1992年开始,林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茶园全部建在海拨600-880米的云山雾海之中,气候温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芳草遍地、百花吐香,茶园周围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方圆10公里内无任何工业污染源,生产经营管理规范,生产工艺先进,检测手段完备,茶叶质量稳定,品质独特,但良种化比率偏低,基本以福鼎大白品种为主,产业效益不高。为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有机茶产业,提高茶农收入,加速茶树良种推广进程和挖掘茶园的增产潜力,结合林场茶产业发展实际,由林场引进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育的国家级茶树良种--槠叶齐和省级茶树良种--玉笋,进行示范与推广应用,五年来,通过各方面努力,全面完成了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工作内容

    1、聘请专兼职专家、教授开展茶树良种栽培技术、茶园管理、生产加工、食品卫生、产品认证等方面的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各项生产要求,提高食品卫生与茶叶质量意识,提高产业效益  

    2、推广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引进国家级茶树良种槠叶齐、省级茶树良种玉笋品种,建设示范与推广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制定先进、实用栽培技术规范,建立茶树良种示范推广体系,为茶产业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山区茶农脱贫致富作出贡献

    3、推广应用茶园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中耕、除草、施肥、土壤改良、抗旱保湿、病虫防治、茶树修剪整形等,克服茶树健壮生长与环境条件的矛盾,以保证茶树全苗、壮苗、速生、高产、优质和持续增产。

    4、推广应用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是推广应用灯光诱杀、色泽诱杀、性引诱剂诱杀、农业防控技术。

二)主要技术内容

    1、本项目所属为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关键技术包括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茶树良种栽培技术、茶园管理技术(土壤管理、肥料管理、水份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叶产品特性分析。

    技术来源: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技术成熟,操作性强,成熟度高。

槠叶齐: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分支部位较高,基部主干较明显,叶片上斜状着生,叶色绿或黄绿,富光泽,叶片平或微隆,叶身平或稍内折,叶尖渐尖,叶齿细浅。春季萌发期产早,叶生育能力和持嫩性强,绿色或黄绿色,肥壮,茸毛中等。产量高,抗寒性较强。适制高档绿茶、红茶,品质优良。

玉笋:无性系,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片半上斜状着生,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平展,叶身平,叶缘平,叶尖渐尖,叶质较厚软,春季萌发早,叶生育能力和持嫩性强,浅绿色,茸毛较多,产量高,抗寒性强,成品茶外形、汤色和叶底具有明显的"三绿"特征,适绿高档绿茶,品质优良。

    2、本项目的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内容,包括采用的技术原理、技术要点及其先进性、适用性、特点优势

   1)、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①、良好的生态环境

    茶园环境符合NY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与GB19630-2011有机认证的要求和标准。建在海拔600m~800m的山腰,四周植被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土壤条件。肥力高,土层深厚,酸性红、黄壤土或紫色土。基本条件:土层厚度≥100cm、地下水位在100cm以下、pH值4.5~5.5为优。

、茶园合理种树
    树种主要以豆科、落叶和常绿的乔木、小乔木型树种相结合为主,如香椿、桂花、楝树等,树木直径要求2厘米以上,树高1.5米以上。种植时山顶防护林适当密植,每4-5米种植1株;道路和沟渠两旁或一旁种树每7-8米种植1株;四周空缺地适当种植。
      ④、种草护草
      保留梯壁的杂草,以覆盖地表,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供天敌栖息场所,营造一个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改传统的梯壁劈草、除草剂除草为割草,并覆盖或埋入茶园行间;对于裸露的茶园梯壁,选种多年生绿肥。    

⑤、茶园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在茶园周围雨水集中处建设蓄水池,中顶部建设横向排水沟。在茶园内侧挖"竹节沟"、四周挖排水沟或隔离沟,建设喷灌水利系统,做到水利设施健全、排灌自如。二是完善茶园道路建设,建设茶园生产路、步行道,做到道路交通安全,方便快捷。
      ⑥、加强茶园管理

加强修剪清园、深翻、覆盖、施基肥等茶园管理工作,合理修剪、耕作除草,注重茶树树冠培养,达到留养合理,茶树生长健壮。  

   2)、标准化栽培技术。

①、茶苗种植:

表一、种植规格与密度

方式

行距(cm)

穴距(cm)

小行距

(cm)

每穴数量

(株)

每亩需茶苗数(株)

小叶种

大叶种

小叶种

大叶种

单行双株

150

30

40

---

2

3000

2500

双行双株

150

35

45

35

2

5000

4000

栽种季节:春季。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发展面积、人力按排、茶苗调运、茶树品种等具体情况来决定。

    种植前开好沟,施足有机肥(菜籽饼),底肥施好回浮土。在干燥的高地或风口的地势深垦浅种,在低洼易积水的地方开浅垦浅种,栽种覆土与茶苗泥门平齐,分层踏实,茶行苗脚跟上覆浮土,铺盖草料。栽后即进行修剪,离地面留苗高12-15厘米处剪去,作为第一次定型修剪。

种植注意事项:

    打泥浆:在外地调运茶苗时,要相应地采用一些保护性措施,根部蘸黄泥浆,每捆茶苗用湿稻草包扎根部,车厢周围洒水或铺入湿草袋,顶部注意覆盖,提高湿度,防止茶苗因失水过度而死亡。

带土移栽:及时定植,要少伤根多带土,缩短起苗到定植的时间,提高茶苗成活率。

移栽方法:采用沟植法,将茶苗栽入沟中,左手持苗身,使茶苗垂直于沟中,根系保持舒展状态,随即右手覆土埋去根的一小半,左手稍将茶苗向上提动一下,使根系舒展,移栽时逐层加土,层层踩紧踏实,一直埋土至原来苗期根系土壤位置,适当压紧茶树周围土壤,然后即淋定根水,水要淋到根部土壤完全湿润,边栽边淋。

②、栽后管理

加强水分管理:种植后进行淋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根据气候条件,成活前每隔2天浇水一次,直至成活;淋水时间在每天下午或傍晚,不能在强光高温的中午淋水,必须淋透水,北面干风大,多淋水。雨天做好排水工作,特别是大雨、暴雨,不能长时间积水。

覆草:在株行间铺草,既可防旱,又可防寒每亩茶园覆草1500斤。

    补苗:定植1年后,翌年早春进行补蔸,补蔸采用同龄茶苗或高度相当的低龄茶苗。

适度遮荫:茶苗耐阴性强,对光线较敏感,移栽后失水严重采用遮荫方法,搭建遮荫棚或用树枝叶遮荫。

    浅耕除草,间种绿肥:浅耕疏松表土层土壤,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水作用,防止春夏季易滋生杂草,病虫害等。在幼龄茶园内间种绿肥作物,在起到遮荫的作用的同时,减少茶园的杂草、水土流失。

    定型修剪:

    注重茶树定型修剪,据茶树生长势适时进行修剪,塑造和培养树冠,适当密度,茶树低矮化。茶树高度控制在60-70厘米之间。优化茶树生长的树冠树型,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产量,提高茶叶品质。

    3)、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

 深入贯彻"绿色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是推广应用灯光诱杀、色泽诱杀、性引诱剂诱杀、农业防控技术,以基本达到控制害虫目的,使病虫危害程度降低到允许范围的经济水平,使茶园的生态系统较稳定,提高茶叶抗病虫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3、通过对原有技术消化吸化后,开展技术创新的内容及目标

   1)、改变茶园开园时间及采取立体采摘技术。

 传统春茶采摘,是当新梢在冠面上达10-15%达到标准才开采,并采用传统采摘方法,采摘间隔期长,产量低。将茶开采提早到园中5-10%的新梢达到标准时开采,提倡嫩采,采用立体采摘技术,缩短采摘间隔期,增加采摘批次,提高产量。立体采摘技术,即针对传统修剪方式加以改造、培育而成的平面或圆弧形树冠,其改造的核心是由原先的平面采摘改为立体多点采摘,采摘的对象从一芽二、三叶为主改变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主。

   2)、改变茶树修剪时期。

   传统的轻修剪在春茶采摘前进行,推迟了春茶开采期4-6天,减产明显。将修剪改在春茶采摘结束后进行,有利提高春茶比重。

•(3)、改变基肥施用时期。

     传统施基肥在春夏季进行,这一段时期,茶树地下根系生长停止,吸收能力差。将施基肥改在秋季进行,而此时茶树地上部分生长逐渐停止,地下根系生长旺盛,根系吸收能力强,有利提高产量。

    4、技术路线

品种引进→示范种植→配套技术应用→技术适地性改进→对比试验→结果分析→适应性确定→大面积推广→操作规程

(三)预定实施期限与计划任务指标

1、项目实施预定期限:20111月至20166  

 2、预期要实现的经济效能指标

 引进国家级茶树良种--槠叶齐和省级茶树良种-玉笋,建成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茶叶生产基地1000亩,良种化率98%,亩产茶叶鲜叶200斤,年产值1500万元以上,年利润3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茶树良种种植1万亩,亩产值达6000元。

3、预期要达到的相关技术指标。

   1)、确定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技术规程;

   2)、确定茶树良种茶园管理技术(生态茶园建设、栽培、水分、肥料、病虫害防治、茶叶采摘);

    (3)、分析产品特性(茶叶感官、生化成分、儿茶素含量、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

   4)、安全卫生指标检测。 

    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一)计划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1、项目实施历程

1)2011年1月,调研论证,完成前期规划任务及项目可行性研究;

2)2011年2-3月,制定实施方案,基地选址组织项目实施,基地开垦;

3)2011年4月-2013年3月,引进茶树良种(国家级茶树良种-槠叶齐和省级茶树良种玉笋,组织人力栽植,幼树管理,补苗栽植,定型修剪,肥料管理等。

4)、2013年4月,茶叶采摘,进行对比试验,及产品特性分析。

①、感官评审对比

表二:感官评审评分表

品种

外形10%

汤色15%

香气30%

滋味35%

叶底10%

总分

评语

得分

评语

得分

评语

得分

评语

得分

评语

得分

槠叶齐

肥娕显毫、尚绿

88

娕绿明亮

92

清高、栗香

92

醇爽

92

明亮

96

92.2

玉笋

挺直、紧结绿润

90

浅绿明亮

88

清鲜持久

90

鲜醉爽口

90

嫩绿明亮

90

91.6

福鼎大白

肥嫩显毫、绿润

88

黄绿明亮

88

栗香

90

醇厚

90

肥嫩明亮

90

90.8

评审表明,两个茶树良种在汤色、香气、滋味、叶底方

面分数均较高,说明品质与口感很好,适制高档名优茶,适合在本区推广。

②、儿茶素含量分析

表三:儿茶素含量对比表

品种

DL-C

L-EC

L-EGCG

L-EGC

合计

玉笋

5.43

7.67

45.87

11.02

69.99

槠叶齐

6.87

7.90

49.87

11.43

76.07

福鼎大白

4.43

3.67

29.87

10.02

47.99

 

    

 

 

    

     三个品种的儿茶素组成进行分析,两个茶树良种的儿茶素总含量均较高,且EGCD含量同样高,适合做为高档名优茶品种并推广。

、生化成份分析

表四、茶叶生化成分比较表

序号

品种

生化指标

水浸出物(%)

茶多酚(%)

氨基酸(%)

1

玉笋

48.5

33.8

3.9

2

槠叶齐

45.00

32.66

3.98

3

福鼎大白

32.83

23.40

2.30

 

通过对三个品种茶叶生化成分测定分析,两个良种的水

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均高,适合制高档名优茶并推广。

通过感官评审、儿茶素含量、生化成份含量分析,两个

茶树良种在本地的表现,均适合制作高档名优茶,附加值高,适合在本地推广。

5)2013年5-9月,区域适应性分析,通过三年的

观察与分析,两个茶树良种的成活率分别达91%、92%,未受到干旱低温影响,能安全越冬。

    6)2013年10-12月,归纳总结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技术规程,包括标准化建园、茶苗定植、补苗、水分管理、定型修剪、栽后管理等技术制定茶树良种茶园管理技术规范,包括土壤、水分、肥料、病虫害防治技术、鲜叶立体采摘技术。

•(7)2013年12月-2016年4月,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槠叶齐3000亩,玉笋7000亩,合计10000亩

  表五、示范与推广地区与面积汇总表

序号

地区

品种

面积(亩)

1

维新

槠叶齐

600

玉笋

1500

2

大同山

槠叶齐

600

玉笋

500

3

磨市

槠叶齐

600

玉笋

1500

4

雁池

槠叶齐

600

玉笋

2000

5

所街

槠叶齐

600

玉笋

1500

合计

 

 

10000

  

8)2016年5-6月,总结分析。

•2、预定计划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

   1)、制定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包括标准化建园、茶苗定植、补苗、水分管理、定型修剪、栽后管理等技术

   2)、制定茶树良种茶园管理技术规范,包括土壤、水分、肥料、病虫害防治技术、鲜叶立体采摘技术

   3)、分析茶树良种茶叶产品特性,包括生化成份、儿茶素、氨基酸、水浸出物、茶多酚、感官特性等

   4)、建成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

生产基地1000亩(槠叶齐200亩,玉笋800亩)。

   (二)已经达到的经济、技术指标

    1、已经实现的经济效能指标

    建成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基地1000亩,良种率达100%,亩产茶叶鲜叶210斤,年产值1512.6万元,年利润303.8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茶树良种种植1万亩,亩产值6100元

•2、已经达到的相关技术参数指标

1)感官指标茶树良种槠叶齐制出的有机绿茶"冠云春芽",外形挺直绿润秀丽,汤色黄绿明亮,具栗香,高香持久,滋味醇和,回味感好;茶树良种玉笋品种制出的绿茶,外形条索挺直紧结,色泽翠绿带毫,香气清鲜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浅绿明亮,叶底嫩绿匀齐属高档鲜醇型绿茶风格,适制名优茶、高档茶。

2)、生化成分指标;槠叶齐制绿茶的水浸出物均达41.65%、茶多酚均达33.03%、氨基酸含量均为3.9%;玉笋制绿茶水浸出物46.55%,茶多酚33.95%,氨基酸3.87%。圴适合制作高档名优茶,并推广。

3)、儿茶素指标:槠叶齐制绿茶的儿茶素总含量达76.07%;玉笋制绿茶儿茶素总含量达69.99%,且EGCD含量同样高。均适合制作高档名优茶并推广。

   4)安全卫生指标: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茶叶中有毒有害微生物、重金属(总砷、铜、铅)含量均未检出,符合国家有机茶标准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三、主要工作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白云山国有林场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宣传、发动、技术培训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服务,明确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热点,突出项目建设规划、设计,做好的品种的筛选、引进,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项目领导小主要人员一览表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务职称

主要工作任务

工作单位

秦国杰

43

本科

工程师

项目实施主持与组织协调

湖南省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

张曙光

47

硕士

研究员

技术支持与分析,实施

湖南省农科院

王沅江

47

本科

研究员

技术支持,培训、实施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龚仕斌

52

本科

农艺师

技术支持

石门县农业局

许爱国

50

本科

高级农艺师

技术支持

石门县农业局

  

41

本科

农艺师

技术支持,培训、实施

石门县农业局

吴华清

37

中专

技术员

项目申报,资料整理

湖南省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

田玉勇

42

中专

技术员

技术支持,培训、实施

湖南省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

易丽君

43

中专

 

项目资金管理

湖南省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

    2、安排部署:围绕茶叶产业,根据林场不同季节的生产实际需求,及时组织专家服务组,入园指导,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加强新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茶农生产素质,及时组织树定型修剪及中耕管理、产品特性研究,强化病虫害防治,提高示范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专家检查项目推广的进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保证项目推广质量。

    3、建设核心示范基地。建立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带动周边乡镇茶农推广名优茶良种种植,促进茶叶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着力提升茶叶科技成果转化率、技术普及率和科技贡献率,为推动现代茶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茶农进行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当地茶农增收

    4、技术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茶园建设、茶苗栽培、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认证等,培训1000人次,提高食品卫生与茶叶质量安全意识

    5、经费保障:通过增收节支、开展技术合作,争取项目申报扶持等,多方筹措资金,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林场财务管理制度,对项目建设投入的财政资金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按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投放,切实保证投资效益。

    主要技术措施

1、优选品种:改变区域茶树品种结构,引进茶树良种,扩大适宜的茶树良种种植面积,推广茶园良种化、生产标准化、清洁化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力度,举办不同层次的技术推广培训,提高生产实用技术到位率。

2、示范种植:建设茶树良种核心基地;坚持生态茶园管理新技术;坚持合理采摘茶叶新技术等,并系统归纳总结为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技术规程。

    3、推广应用:发挥示范推广作用先后在维新、磨市、大同山、雁池、所街等地推广茶树良种种植万佘亩,推广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茶园管理技术等,改善推广区域茶园的品种结构,延采摘时间,提高茶叶单价,增加广大茶农的经济收入。

4、技术创新:

   1)、提早开园,改变采摘方法。将茶开采提早到园中5-10%的新梢达到标准时开采,提倡嫩采,采用立体采摘技术,缩短采摘间隔期,增加采摘批次,提高产量。

   2)、改变茶树的修剪时期。对于采摘茶园,将常规的春茶前修剪制度,推迟到春茶结束后(6月中、上旬)进行,提高春茶比重和增加名优茶。

   3)、重视施基肥。秋季(10月)施基肥,利于根系吸收、同化和积累,增强茶树抗寒能力,为来年春茶早发芽、发壮芽打下基础,提高产量。

 5、技术协作: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安排科技特派员茶叶专家多次到基地现场指导示范与推广工作,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诸多难题。

、项目实施的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 通过茶树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示范基地年产值1512.6万元,年利润303.8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茶树良种生产基地1万亩,亩产值达6100元,经济效益显著。

    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建设,社会效益明显,带动周边地区农村劳动力增收致富。通过指导、帮助及大力宣传,使现代茶业理念及茶树良种标准化生产意识深入各茶企、茶农,带动辐射区域内茶叶从业人员2000人脱贫致富通过项目的建设,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茶叶产业化水平,提高了茶叶市场的综合竞争力,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紧缺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支出。

    3、生态效益:大力发展高效安全生态茶园建设和初制厂清洁化改造,种植行道树、梯壁种草及绿肥,推广生物、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杜绝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抗旱护茶、蓄水保土、净化空气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能力,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的主要问题

茶园只采春茶,而夏秋茶很少采摘,大量的夏秋茶资源白白浪费,致使茶园单位面积产量不高,茶农的经济收益提高受到限制

•2、改进措施

    加强茶园管理,适度采摘夏秋茶,提高产业效益

   

 

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

0一六年十二月

信息来源:bet365软件下载管理员 | 责任编辑:bet365软件下载管理员